在全省率先組織召開社區矯正處罰公開聽證會,讓公平正義可觸可感可信,助力社區矯正對象“管得住”。
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涉民營企業社區矯正對象經常性跨區域請假機制,有效回應群眾司法需求,助力社區矯正對象“放得出”。
2021年以來,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檢察院立足刑事執行檢察職能,致力打造以“善于執法、執心向善”為理念的“善執”工作品牌,有效破解社區矯正請假難的監管難題,做到監督有力度、護企有溫度,為企業紓困減負貢獻檢察力量。
震懾作用有力度,讓社矯對象“管得住”
“我錯了,我會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深刻反省,自愿接受懲罰,希望別人不要重蹈覆轍?!比涨?,在集美區檢察院于全省率先組織召開的社區矯正對象違規外出處罰公開聽證會上,社區矯正對象陳某真誠悔過。
此前,陳某因犯盜竊罪被集美區人民法院判處拘役4個月,緩刑6個月??闪钊藳]想到的是,在離緩刑考驗期結束只剩4天時,陳某抱著僥幸心理,未向社區矯正機關請假,就私自陪同朋友到外地游玩。越界行為被發現后,陳某又多次將手機關機,拒不接聽工作人員電話,且隱瞞事實抗拒監管。
集美區檢察院召開全市首例社區矯正對象違規外出處罰公開聽證會
獲悉該情況后,集美區檢察院為對陳某的違規行為做到精準處分,組織公開聽證會,并邀請廈門市鷺江公證處專職調解員、執業律師擔任聽證員,區社區矯正管理局負責人、司法所工作人員、公安民警、案件當事人等參加,進一步提升法律監督質效。
聽證會上,聽證員經過向案件當事人提問、聽取相關單位的意見和充分評議后,一致認為:陳某漠視監管規定不假外出,且隱瞞事實抗拒監管,情節惡劣,應當啟動行政處罰程序。最終,陳某被公安機關決定處以行政拘留5日。
“陳某的案例并非個案?!睋榻B,為杜絕此類情形,集美區檢察院雙管齊下,通過組織公開聽證樹立了“警示牌”,監督監管機關增加抽查打卡和點驗次數,圍起了監管“柵欄”,先后對30余名不假外出的社區矯正對象進行訓誡或警告,建議撤銷緩刑1名,起到良好的震懾作用。
司法監督有溫度,讓社矯對象“放得出”
“多虧了出臺的新規定,我才能及時趕到外地與客戶談生意,順利簽下一個大項目?!睅滋烨?,集美區檢察院轄區某社區矯正對象、某公司法人代表劉某專門到社區矯正檢察官辦公室,與檢察官分享其成功簽約的喜悅。
劉某所說的“新規定”,便是2021年8月省檢察院、省司法廳聯合出臺的《福建省涉民營企業社區矯正對象外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
檢察官約談社區矯正對象
原來,按照以往規定,社區矯正對象因工作需要跨市、縣活動的,應當提前3日向社區矯正機構申請?!暗簧偕虡I活動往往是臨時安排,因請假手續繁瑣、提前審批時間長、批假時間短等因素,導致企業經營者外出考察難、談判難、拓展難,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發展和經營?!痹撛簷z察官表示。
自《辦法》實施后,像劉某這樣的涉民企社矯對象,因生產經營需要外出,請假手續簡化了,外出時間延長了,從制度上為社區矯正對象跨區域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讓社區矯正對象充分感受到了司法的溫度。
回應社矯對象呼聲,破解社矯請假難題
實踐出真知,制度創新的開花結果,離不開實踐的土壤。
去年以來,集美區檢察院在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將破解社區矯正請假難題列入“為民辦實事”清單,工作做法為新規定的出臺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集美區檢察院在日常辦案中發現,社區矯正對象反映“申請外出難”呼聲強烈。
為回應社區矯正對象的呼聲與需求,集美區檢察院在上級院的指導下,部署開展專項檢察,組織涉民營企業社區矯正對象座談會,聽取和征求意見。在充分論證和調研的基礎上,該院向監管機關發出檢察建議,建議探索建立簡化請銷假審批機制,通過機制創新實現“長久治”。
檢察官向監管機關宣告送達檢察建議
2021年4月,監管機關采納了該院的檢察建議,通過區社區矯正委員會,在全省率先出臺《集美區社區矯正對象外出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
數據顯示,自《細則》出臺以來,已批準涉民企社區矯正對象因工作和經營需求外出200余人次,無一人脫管,做到了既“管得住”,也“放得出”,請假難問題得到顯著改善,工作做法被《檢察官說法》欄目等媒體報道,辦案成效顯著。
下一步,集美區檢察院將立足檢察職能,積極能動履職,在懲治違規不假外出的基礎上,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釋放制度“紅利”,保障社區矯正對象的合法權益,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